开幕式上,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领事白川鸿指出,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即将于法国召开之际,这场展览以诗意影像,引发公众对生态议题的深入思考,充分彰显了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力量。
以《数据+AI双剑合璧的智能》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成为活动的焦点环节。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企业发展委员会主席、创奇思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钱国强,互联网专业协会理事、瑞远历锋有限公司董事张斌,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总裁韩智敏与多位业界精英围绕“数据+AI”深入探讨了数据流通、AI落地普及及智能体技术创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清代余省、张为邦合绘的《鸟谱》共记录鸣禽、攀禽、陆禽、猛禽、涉禽、游禽等六个生态、数十种类。图册右页为图,左页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物种名称、产地、生态特征、习性等。鸟类主体将工笔重彩与西洋画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背景则采用清代院体风格,使得《鸟谱》既有西方博物绘画的真实性,又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审美。
作为“蜀道考古研究”的重要子项目,荔枝道考古专项调查涉及川陕渝两省一市,是“蜀道考古研究”中唯一跨三省(市)的联合考古项目。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牵头完成荔枝道重庆、四川、陕西三地的联合考古专项调查。
此外,沪港两地机构和企业签署多个合作协议。其中,“未来智能科技(香港)孵化器”项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通过搭建全链条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低空经济高楼灭火示范框架合作”项目,针对城市高楼消防难题,通过沪港低空经济技术与运营经验互补,探索低空应急救援新模式;“沪港汇智孵化器”项目,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科创项目孵化,依托两地高校及产业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沪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项目,整合港科大技术与资本资源,共同培育高质量项目、推进产业化进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沪港ESG学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依托香港产学研平台,促进沪港技术跨境转化,强化科创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
据悉,世界侨商中心项目昨日正式开工。义乌官方介绍,该项目作为当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受益于该市强劲的发展势头——每年有超50万人次的侨商来义乌进行商贸活动。
人工智能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和可信数据空间等一批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在峰会上呈现,首展率达到65%以上,推出了超100个互动体验项目和超30个实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