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凡则为花丝镶嵌注入当代美学灵魂——他从风雨桥中提取中式建筑韵律,从山水画中捕捉留白意境,“我希望用花丝做一些更时尚、更当代的作品。”
本次发布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2.0版),标志着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新平台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智能简历系统,即支持AI优化简历、多版本管理及精准岗位推荐;建设线下自助终端、“一码贯通”招聘会全流程等数字化场景;提供“简历必达”、线上预约职业指导专家“问诊”、微信AI小助手全天候答疑、模拟面试及岗位追踪等个性化服务。此次升级聚焦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将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更加高效的对接桥梁,打造就业服务新标杆。(完)
据了解,天津皇会是中国北方独有的一种妈祖祭典仪式,原名“娘娘会”“天后圣会”。此会源于元明时期,文字记载于清代康熙四年(1665),后更名为“皇会”,一直流传至今。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前后,天津天后宫都会举办“巡安散福”民俗文化活动,通过行会表演传递“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核。
4月19日,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在四川颁出:柳青佚著《在旷野里》获长篇致敬奖;刘醒龙《听漏》获长篇小说奖;蔡崇达《命运慢跑团》、陈集益《出燕郊》获中篇小说奖;林那北《春江水很暖》、沈念《寤生》获短篇小说奖;姜明《八千年的凝视》、吴志良《遇见》获散文奖;陈人杰《喜马拉雅》、薄暮《冶铁者》获诗歌奖;丁晓平《寻找蒋宗英》获非虚构作品奖;尹迪、吴岩、陈跃红的剧本《云身》获特殊文体奖;李琸与陈小手获新人奖;莉亚娜获翻译贡献奖;梁平获特别奖;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施战军、阿来、罗伟章等作家见证了奖项的颁出。
宁波4月19日电(林波)4月19日,“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主题展在浙江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启幕,共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和他的25位学生的近百件作品。该展览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动画、新媒体等多个领域。
梁在完表示,感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韩国外国语大学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学校一直重视对华合作与交流,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50余所中国高校开展合作交流。韩外大也是韩国最早开展中文教育的韩国高校之一,希望以本次国际中文日活动为契机,促进双方合作交流更上新台阶。
现场还同步举办了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北京)智库成立仪式,人社部及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为智库首批专家颁发聘书。同时,还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2.0版)”,将全面支持AI优化简历、线上预约职业指导专家“问诊”等服务。招聘会会前6529人线上预约参会,7084人现场参会,线上收取简历5402份,现场收取简历7249份,现场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服务1699人(含AI体验825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24人,现场成功就业175人,在线观看直播110.6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