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曼:说到马中之间的友好关系,马来西亚一直被视为一个“中等强国”。当今世界面临各种挑战性、不确定性,我们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充满变数。大家都知道,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加剧了上述问题。马来西亚如何在与中美两国各领域的交往中保持自己的定位?
数据显示,免签对入境游的促进效果显著。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此前表示,自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以来,对入境游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来自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境外旅行社看到了神仙居的价值。2024年,不少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外国游客慕名而至,感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馆长唐凤红表示,此次展览通过珍贵的历史图像,展现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老一辈政治家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带领观众重温那段跨越山海、共筑和平的岁月,感受历史的温度,并思考这些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为延续和平和友谊提供文化助力。希望青年一代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友谊的火种。
在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许智宏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哲学,如“天人合一”“万物平等”“道法自然”等朴素的保护意识。如今,更要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由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共建。该中心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路径,将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实践基地,采用“非遗+媒体”与“文化+科技”的跨学科模式,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推广与国际交流。“希望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联动中东欧、中南亚地区的资源,打造跨文化对话的‘新范式’,让‘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在全球语境中焕发新生。”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对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