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阳光剧场外的呼和浩特园化身为“兴安盟文化客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展示科尔沁刺绣,游客亲手体验针线穿梭;展位上摆放的兴安盟大米、牛肉干等农畜产品前,工作人员热情邀请游客品尝,“我们带来了草原的‘舌尖味道’,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兴安盟的优质特产,也增进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参展企业代表孙昊说。
100年前,在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的大会上,“奋斗,奋斗,奋斗到底”的口号响彻全场。100年后,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成为嘹亮的时代强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说,“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4月28日上午,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内,三三两两的参观者在林荫道上漫步,欣赏户外的雕塑作品。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创作这些雕塑的艺术家韩美林,此刻就在位于园区一隅的画室里。2022年2月,韩美林曾在这间画室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三年过去,画室里依然到处可见新创作的书画作品、雕塑作品和书籍。画室的主人依然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更重要的是,这位89岁的艺术家依然紧握画笔,从未停止创作。
“十年田间地头,让我深深体会到劳动精神的传承需要‘钢的坚韧’与‘树的扎根’。”陈帅宇说,将以劳模荣誉为鞭策,努力探索农业现代化路径,搭建青年创业平台,与千千万万劳动者一起,让每一粒稻谷承载振兴希望。
广深港高铁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动脉,正以“高铁+旅游”模式深度激活区域文旅消费。从去年以来,广深港高铁通过新增直达城市、加密车次、优化站点布局,高铁网络将大湾区核心城市无缝串联,打造“1小时生活圈”,形成“上午叹早茶,中午维港游,晚上赏灯光秀”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