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徐玉红,浙江宁波一名执业律师。2024年9月,她跨越2000多公里,成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一员,在青城呼和浩特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法治摆渡人”生涯。
历史上,中马人文交往的佳话不胜枚举。从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到近代华人“下南洋”,都见证了双方世代友好。如何为“这艘从历史长河中驶来的友谊之船再添动力”?两国领导人共识很多。其中,支持开展“儒伊文明对话”颇受关注。有分析称,在全球冲突不断、文明隔阂加剧背景下,中马这一共识为全世界作出表率,将推动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此外,两国以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为契机,深化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将让中马人民心灵更加契合,夯实打造新的“黄金50年”民意基础。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此次文化特展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陕西历史博物馆、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主办。“新竹站开展意味着‘三部曲’即将圆满落幕。唐代文化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值得今天的我们领略、学习。”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说,过去六年,两岸团队为办展付出巨大努力,期望将壁画富藏的深意分享给观众,并借此推动两岸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在智能穿戴展区前,香港学生李嘉碧正在试戴一款新型健康手环,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她的心率、血氧、压力等健康数据。“这个手环能精准记录120种运动模式,这边还有能监测睡眠和情绪的降噪耳机,功能很实用,我准备买一个带回去使用。”
如今,国际对话中的关税壁垒越砌越高,国内市场加诸民营经济的各项门槛更要越放越低。不论企业是要追求技术、高处摘星,还是放眼全球、远洋出海,相信上海的26项措施都将强有力地刺激企业活力,提振发展信心。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