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港澳青年浙江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围绕创新创业环境、驱动力、风险挑战等问题,港澳青年与杭州多家“科技新贵”企业代表展开对话。
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由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共建。该中心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创新路径,将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实践基地,采用“非遗+媒体”与“文化+科技”的跨学科模式,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推广与国际交流。“希望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联动中东欧、中南亚地区的资源,打造跨文化对话的‘新范式’,让‘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在全球语境中焕发新生。”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对欧亚非遗国际传播中心寄予厚望。
当日,活动上进行了“科技入怒、双招双引”推介签约。活动期间还将开展“文旅户外产业”“峡谷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招商专场对接活动及怒江草果、精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等系列活动。(完)
珍娜对于中柬两国的友好交流,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我感受到中柬的文化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了,在柬埔寨,年轻人开始主动学中文。在中国,很多中国朋友也会来旅游,了解我们的文化,大家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且有趣。”
除了这些常见的产品,在调研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些特别的行业。这家企业从事的是废油资源化利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有所准备,但最近的生产节奏还是明显放缓。过去几年,他们主营的工业级混合油出口量占公司总产量的80%以上,美国滥施关税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他们一方面为传统的工业级混合油开辟东亚及欧洲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正在加速筹建西部最大规模的生物航煤基地,“内外”同步加速结构转型。
作为泰国、中国及非洲国家留学生的同伴导师,日惹国立大学学生艾莉娅为留学生讲解万隆会议历史,帮助他们理解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她认为,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万隆精神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尊重、理解与共同进步。
目前,研究团队已着手建立以红细胞spectosis为核心的药物筛选平台,首批筛选的药物分子在养殖鱼类感染性肠炎的口服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未来,我们将和药学专业教授紧密合作,精准筛选靶向抑制补体激活及炎症小体活化的药物分子,为炎症性疾病药物开发贡献力量。”刘琴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