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的画室很大,正中放着一张工作台,一面墙上挂满了他的“天书”作品,另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整墙书架。韩美林对这一面漂亮整洁的大书架有些不太满意,“以前屋子里到处都是书,我想看哪一本,马上就能抽出来。现在书架一搭,反倒不好找书了”。
走进“王旭警务室”,满屋锦旗无声诉说着他过往的点滴付出。500余本调解记录,是他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见证。“调解不是和稀泥,要解开人心里的疙瘩。”他秉持这一理念,将“六尺巷”典故融入矛盾化解工作,联动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解纷团队。多年来,他坚守的“家庭警务室”,累计服务市民3000余人次,办理证件2600余张,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取信任,成为社区平安的坚实“压舱石”。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技术交易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沈阳科创中心的启动,结束了东北地区长期缺乏国家级技术交易中心的历史。该中心将构建“成果登记、技术交易、评价估值、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五大类19项服务体系,形成技术转化全链条生态,让技术成果产业化更顺畅。
为进一步推动沪港两地企业国际竞争力,活动现场,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施登定,上海市香港商会会长张国正分别为沪港专业人士联会、全球服务商理事会等机构代表颁发合作伙伴聘书。
此外,沪港两地机构和企业签署多个合作协议。其中,“未来智能科技(香港)孵化器”项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通过搭建全链条平台,强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低空经济高楼灭火示范框架合作”项目,针对城市高楼消防难题,通过沪港低空经济技术与运营经验互补,探索低空应急救援新模式;“沪港汇智孵化器”项目,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的科创项目孵化,依托两地高校及产业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沪港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项目,整合港科大技术与资本资源,共同培育高质量项目、推进产业化进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沪港ESG学院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依托香港产学研平台,促进沪港技术跨境转化,强化科创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
宋代崔白《寒雀图卷》意境生动、笔墨精湛,画中麻雀形态各异,或栖或飞,顾盼相和,展现了丰富的变化,自然逼真。作者墨法、色法干湿兼用,工写结合,设色淡雅,开创了宋代花鸟画的清逸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