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29日公布的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健康消费发展提速,拉动消费作用增强:“一老一小”成健康消费新引擎,数智技术赋能健康消费快速增长,多维健康理念助力健康消费提升。
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布局甚早,如今在张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业链集聚。黄浦江两岸,人工智能产业则是西有“模速空间”,东有“模力社区”。生物医药如今也展现出全链条的加速发展,上海自研GLP-1糖尿病新药、我国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7个1类创新药、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据悉,走进复旦大学前,朱民当了十年的装卸工人。1977年参加高考,他以数学满分、英语高分被复旦大学经济系录取。当时朱民已25岁。“我是67届的初中生,没有读过高中,我是带着初二的学历,带着10年社会挣扎的经历的复杂心情走进复旦大学的。”他说。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沈阳科创中心的意义犹如“知识产权的银行”。通过平台的专业评估和撮合服务,企业可将技术专利、数据资产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本。某半导体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通过技术质押获得亿元级贷款,沈阳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也表示,凭借核心专利成功吸引风投——科创中心提供的科技金融产品,将成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的金钥匙。
本届大会上,海南省贸促会与阿联酋、利比亚的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卡路宜工业园区与海南跨境产业互联(中东)示范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文昌市月亮湾文旅综合体项目受到阿拉伯投资方的青睐。其间发布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海口宣言》提出12项倡议,为中阿双方在能源转型、数字经济、农业合作等领域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湖南孵化培育了大批新消费品牌,本土品牌首发势能强劲。为进一步激发首发经济内生动力,政策还明确支持本土新消费品牌在模式创新、产品研发、连锁经营等方面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