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候周执委会联席主任邹荣表示,本次气候周涵盖了70余场会议,全球约有30多个国家正在参加2025年上海气候周。邹荣介绍了上海气候周正在构建的三个项目:“气候灯塔”项目已吸引罗克韦尔、德勤等全球领军企业参与,2024年已创造23亿美元绿色市场价值;上海气候周与伦敦、纽约气候周联动形成了“四季机制”(Climate week four seasons);此外,融合东方智慧的“气候公园”标准体系正在形成,计划将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等多元指标有机结合。
新疆曲子俗称“小曲子”,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上述巡演,新疆曲子得以广泛传播,使更多民众了解其独特魅力。
在依法履行刑事打击职能的同时,浙江公安机关主动靠前,促进“公安+行政+检法+企业”的多跨协同,共同打造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体系。
天津4月25日电 (记者 王君妍)“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当下,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同时实现各年龄段人群和谐共处,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25日,由天津市养老机构协会、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发展论坛”暨天津全龄友好社区白皮书发布仪式在天津举行。
从技术层面看,智能电动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和运动控制等方面具有技术同源性,且两者在供应链上也有大量重合,车企可快速获取制造机器人所需的各种零部件,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周期。
据了解,2024年底,上海进一步优化预防接种线上预约平台。民众登录“随申办”“健康云”“上海疾控”公众号,就能就近、就便、自主选择接种门诊、疫苗品规、接种时间,实现了“统一平台,通接通办”。民众还可使用“添加受种者”功能,为父母、子女进行预约接种。上海开展“下一针医嘱预约”服务,推荐下一针疫苗可预约接种时间,确保市民按时、便捷完成疫苗接种计划。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联盟理事长薛红卫表示,未来,联盟将深化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依托粤闽桂琼区位优势,加强成员单位在深海经济、生物安全、特色经济作物等领域合作,建设一批科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及校所企合作实验室,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热带亚热带农业技术,开展区域农科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