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当地时间8月29日,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在伊夫林省圣康坦自行车馆,中国队选手李樟煜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资格赛,他以3:31.338的成绩刷新该项目世界纪录。决赛中,李樟煜状态火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另一位中国队选手梁伟聪摘得银牌,恭喜中国队包揽该项目金银牌!
在银川,各大商圈纷纷升级消费体验,打造“购物+餐饮+娱乐”一站式服务新地标。宁夏文旅部门也积极“助攻”,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发放20万张“畅游宁夏”门票,邀请八方来客感受宁夏的独特魅力,有力激发了文旅消费热情,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劳动者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在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们废寝忘食,日夜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投身芯片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们探索航天领域,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他们深耕生物医疗,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在工厂车间,技术工人精益求精,以高超的技艺打磨每一个零部件,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从“蛟龙”探海到“复兴号”飞驰,从5G技术的广泛应用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以创新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壮丽的篇章。
保护成效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5万件,检察机关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7646件,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3.7万件,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4.39万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7.2万件;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个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成果显著;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分提高到82.36分,再创新高。
钟自然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