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将于8月亮相,以“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主题,阐述文明互鉴、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重要内涵和价值;“庞贝:永恒的发现”将展出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以及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考古公园的部分文物,揭示庞贝最新的考古发现;“俄罗斯列宾特展”“王国的艺术——沙特现当代艺术展”(暂定名)作为“中俄文化年”“中沙文化年”的重点项目也将陆续开幕。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本次作品展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南翔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嘉定区佛教协会、上海十方福德公益基金会、上海十方画院承办。
“每一次在家门口办电影节都特别亲切,但在表演和行业领域我仍把自己当作学生,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观看这些短片,力求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评审过程中,众多优秀作品令他眼前一亮,尤其是一部聚焦盲人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更让他感触颇深,“社会上有许多和他们一样的、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作品值得高分。”
在致辞环节,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回顾了短视频单元的创设与发展历程。他指出,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已经全方位地渗透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文化传播与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介与艺术形态。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的主办单位之一,将充分发挥传媒教育优势特色,致力于搭建用短视频记录美好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影像创新平台、文化传播平台、文明互鉴平台。
据陆开锦介绍,“东盟文化艺术创作季国际展”历经五年深耕,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互鉴,已展出中外艺术家的近千幅原创作品,“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推广闽派文艺成果,以艺术之美促进中外文明对话,”他说。(完)
琼达表示,聂拉木海关以“走出去”的境界,持续加强对高原特色产品、绿色产业“下山出海”的支撑力度,推动鲜樱桃、猫薄荷、荞麦等13种商品首次出口;运用“区岸联动、港岸联动”模式验放南亚班列首批新能源汽车出境,服务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作用日益凸显;助推中尼边境海关互访在拉萨成功举办,并恢复定期会晤机制,深化交流合作。以“走在前”的表率,落实落细“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截获喜马斑腿蝗、家茸天牛及螽斯科等3例全国首例外来物种;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枫’调‘语’顺”拉萨海关首个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体调解服务工作站,获评全国海关特色推广单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