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旅游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提升服务的路径。三亚市旅游酒店行业协会会长刘凯强举例说,针对游客来三亚喜欢在酒店“躺平”放松的玩法,三亚高端酒店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椰雕、黎锦手工艺品制作、跳竹竿舞等海南特色旅游项目;并在酒店大堂增设服务台,方便双语导游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
打洛口岸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假日期间,各地游客抱着假期踏青、体验边民互市、感受民俗文化等目的前往打洛口岸。据打洛边检站统计,“五一”期间,该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3.5%,创历史新高。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东疆边检站方面介绍,立足“双轮同靠”勤务特点,该站系统规划旅客通关流程,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同步开启双侧查验场地,将窗口前移,在海上提前采集旅客和船员证件信息,做好旅客信息的预录工作,实现旅客“靠港即下”;同时主动对接联检单位、邮轮公司、码头运营方及旅行社,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使出入境旅客候检时间显著缩短。上线自动行进监护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使口岸管控精准度得到跨越式提升,构建起“智能查验+人工服务”双轮驱动的立体化通关保障体系。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正以南A中心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南A中心将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的公共服务门户、交流展示窗口、运营管理中枢和资本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