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分行业看,陆海空电装备发展持续向好,智能装备类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的应用已经超过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取得了国内外防爆认证,在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生产等制造环节实现了规模应用。
当日,68岁的沈宏全带着收藏多年的一株何首乌来到百草园。观察这株何首乌,其根茎膨大如团块,表面沟壑纵横、暗沉斑驳,隐约可见“人形”轮廓。在众人的见证下,这株何首乌被移栽至百草园泥墙根附近,静待新芽萌发。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中国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分行业看,南方五省区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超六成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高技术级装备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突破10%。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7%;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9.5%。
武汉4月18日电 (曾宪雯 姜一鸣 卢琪)湖北、山西、江西、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五省份国家级高新区代表18日齐聚武汉,正式组建了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由此标志着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首次实现跨区域联盟共建。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低空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武汉,多项省部级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署。
西宁4月18日电 (甄国青 卢国强 朱毅然)18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作为中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中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验证领域迈入国际前列。
试验聚焦储能电站近端离网、并网人工短路两大场景,采用“三步走”方案:首阶段通过单支路离网短路试验验证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第二阶段以多支路联合运行测试孤岛场景稳定性,第三阶段通过全功率并网试验精准获取系统响应速度、调节能力及短路电流限制效果等关键参数,全面检验构网型储能在极端工况下的技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