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第四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宁夏黄河游持续火热,人们来到这里体验漂流、飞索等游玩项目,感受“塞上江南”秀美。
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推出首届“网球生活消费假期”,涵盖赛事竞技、潮流市集、AI网球互动、文化展览,为市民游客打造一站式假日休闲场,单日入园游客数量突破1万人次。青少年网球挑战赛正在这里进行,搭载全球首款网球垂直领域AI智能系统“AI学练中心”也正式开放,可供网球爱好者学习训练。
从入境方向看,“五一”期间,昆明机场口岸入境外籍旅客5061人次,同比增加23%,其中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旅客位居前列。外籍免签入境旅客3684人次,占入境外籍旅客总量的72.8%。
东盟和中国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推动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尽快签署实施,将引领双方合作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
上海5月5日电 (李秋莹)日前,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同程旅行发布《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费报告》,解码18岁-35岁青年人群的出行特征和趋势变化。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旗下的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分析认为,随着深度体验需求和多元场景期待的不断增长,青年文旅消费呈现出全新趋势。
各地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开发出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在甘肃兰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火热表演,鼓手们击鼓腾跃、节奏铿锵,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在安徽黄山市,当地将徽派古建与非遗鱼灯相互融合,数十盏色彩艳丽的鱼灯在青石板巷与水系之间流转游弋。在旅行中感受和体验非遗的魅力,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除节假日依旧是出游旺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错峰出行助力周末出游高峰常态化,显示出工作与休闲边界柔性化的社会趋势。《报告》显示,全国近两成年轻人选择周五错峰出行,其中最受欢迎目的地前五名分别是成都、广州、重庆、北京和杭州。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青年出行首选高铁趋势也日益显著,全国18岁-24岁年轻人中,60%选择高铁出行。随着“特种兵”旅行的兴起,其中30%的年轻人1年内高铁出行超过3次,是飞机出行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