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各地,不仅项目正紧锣密鼓开展,项目资金也在加快落地。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项目投资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0.7%,3月同比增长11.6%,其中市政设施、医疗卫生、交通工程等增速较快。经济大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继续发挥投资“主力军”作用,一季度,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四川等省项目中标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合计近四成。
北京4月12日电(赵方园)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现场发布的《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践行“两山”理念 服务“双碳”目标经验成果》(以下简称《成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走在北港村的巷弄里,过去与当下的界限变得模糊。年逾古稀的阿婆坐在门廊下晾晒渔网,隔壁咖啡厅里,年轻店员正为客人的咖啡拉花;扎染工坊中,黄栀子与青黛在棉布上晕开,老码头上,依然有着渔船归港的热闹......
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智能化技术负责人 王洋:我们现已攻克3类智能采煤、5类智能掘进、5类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比如巡检机器人能替代人工排查危险区域,每年减少人工干预上万次。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4月12日,欧盟各国财长开始就一项联合防务基金展开谈判。这项名为“欧洲防务机制”(European Defence Mechanism)的基金将用于购买和拥有国防装备,并向成员国收取使用费,以便在不增加债务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国防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