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有力对冲了保护主义逆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双方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广受好评,两国革命者并肩战斗的故事感动了大批观众。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活动重头戏的文艺展演成为展示上合国家文化交融的璀璨舞台:天津财经大学六名留学生演绎《夸夸天津美》,以中英双语快板穿梭于天津的街巷烟火,竹板轻响间五大道的历史沉淀与海河畔的现代活力跃然眼前。天津师范大学"梦幻天籁"合唱团14国的35名学子以八声部无伴奏和声诠释《四海和声》,将《茉莉花》的东方韵律融入多国音乐基因,赢得阵阵喝彩。天津大学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学子联袂演绎的《上合华彩》,以波斯地毯纹样为灵感,将民族舞步融入现代编舞,绸缎翻飞间勾勒出丝路文明的当代对话。“文化为桥,沟通世界!”刚刚走下舞台的天津师范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学生王璐兴奋不已,“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我愿意成为像这些热情友好的同学们一样,成为中吉友谊的桥梁!”
5月6日至10日,由宁夏港澳办和香港教育局共同举办的香港中学生“宁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保育探索之旅”交流活动在宁夏举行,43名香港中学生及5名教师走进当地,近距离参观西夏陵、黄河、沙漠,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与深度互动交流,让来访师生立体感知宁夏发展脉搏,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
《朱鹮》的创作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中拯救朱鹮的故事。这部舞剧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幕叙事,展现朱鹮从繁盛到濒危再到重生的命运起伏,是一部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史诗。首演至今,《朱鹮》已走进全国90个剧场,两次受邀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四次出访日本,巡演场次超过135场,2021年登上春晚舞台,2018年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受到热烈赞誉。
“怀化国际陆港的开通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产品可以从怀化发车直达越南河内,能节约大量时间和运输成本,让我们更有信心把产品推出国门。”芷江华兴油业负责人刘丽君说。
闵卫东: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产业及元宇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让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的输入及交互方式实现了突破,能使元宇宙里的交互更加自然,成本也将更低。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自动驾驶是AI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驭势科技高级副总裁张丹提到,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迅猛发展,但仍存在车型多样化、场景碎片化问题,限制其在突发事件、极端天气和复杂路况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