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重庆积极探索,成果斐然。推动落实“一县一策”,开展小县大城、强镇带村试点,安排投入73亿元,实施125个区县城城镇化补短强弱项目,深化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全年推动32个产业项目、19.8亿元落地协同区县。实施“四进三回”行动(规划、科技、经营、资金进乡村和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引育人才6万余人。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创新村庄经营,实现农村产权交易60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8亿元。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11178家民营企业帮扶5919个村。推行订单生产、托管托养等方式,3.7万个农民合作社带动300多万小农户。
“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我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这背后是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每年增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煤炭储量和产能充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
《莫尼山》《跟我一起唱》等合唱节目同样圈粉无数,“雄浑的男声和婉转的女声相互配合,低音、中音、高音清晰地组合在一起,耳朵仿佛受到了洗礼。”听众陈淑表示,尤其是最后的大合唱环节,全场观众打开手机闪光灯,一边挥舞一边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度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九)加强汽车绿色低碳标准研制。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标准发布实施,加快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利用系数、车辆预测性巡航控制系统评价等标准研制,开展重型商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氢(氨)发动机汽车技术规范、汽车节能分类分级等标准预研,持续促进汽车节能减排。推动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术语和定义、产品碳足迹标识以及道路车辆、乘用车相关重点产品碳足迹等标准发布实施,推进发动机制造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等企业碳排放核算和发动机产品碳足迹标准审查报批,加快整车制造企业碳排放核算以及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开展汽车产品电子标识、再生材料使用、报废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等碳减排技术标准预研,为汽车碳排放管理提供支撑。
中柬双方正在修复王宫遗址西北塔门。目前正值柬埔寨最热的时候,室外平均温度可达38摄氏度,但两国技术人员不畏酷暑,仍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我们的文物援外工程项目以普惠大众、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促进民心相通为重要目标。”刘汉兴说。
其次,在完善“全链条”转化体系建设方面,各界应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经典名方向产业标准转化、诊疗技术向智能设备转化。特别是发挥中医药在亚健康、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未病”产品集群。
“我们不仅卖产品,更在传递牧区文化。比如祁连山泉水滋养的牦牛肉,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肃南裕固族电商主播钟菊梅(网名“裕固梅”)分享了自己的直播经历。钟菊梅退休后返乡创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裕固族服饰、歌舞和生活习俗,网络新媒体平台粉丝数已达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