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2025法语诗歌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中国14家法语联盟的选手角逐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人气奖。本次大赛共吸引中国14家法语联盟所在赛区的近400名选手报名,14名选手在半决赛中脱颖而出。
本场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展映活动由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学院文联共同主办,吸引科技界、影视界代表及数百名观众参与,共同见证科技与艺术跨界碰撞火花,不仅为公众提供一场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盛宴,更架起影视界、社会公众与科学家沟通交流的桥梁。
其中,“互联网+”领域70家,包揽榜单前十,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百强榜总量的85.7%。生命健康领域有16家企业上榜,是上年的2.7倍,其中医药医疗企业有8家,PCT国际专利布局与发明专利授权比达61.1%(百强榜平均13.4%),专利国际布局意识强于其他行业。同时,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达到43家,较上年增加6家。
薄克礼:相传从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而天下大治开始,琴歌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始终伴随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琴歌集音乐、文学、思想性于一身,包容性强,能登大雅之堂,也可入文人陋室。其历史是发展、创新的,新作品随音乐变革、文体更易而诞生。正因如此,我们说琴歌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当天,“运河学子百村行”活动也正式启动,规划主题宣讲、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九大行动,组建22支大中小学生实践团,常态化深入通州区22个乡镇街道,与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实践调研等形式,让运河文化“扎根”乡村,为基层治理与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完)
研发究竟有多难?以火箭重复使用为例,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现在想要在完成发射任务后,全部或部分安全返回地球并再次飞天,既要落得准、接得稳,又要用不坏、修得快。火箭“返场”,不仅能提高发射频率、降低发射成本,还能带动动力、材料等航天技术的创新迭代,同时也是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前提,能够解锁更多空间产业。
记者:您撰写的《中国琴歌发展史》中提出,琴歌发展有春秋战国、唐代、明代三大高峰。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这些高峰期的创作特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对于普通人来说,星际穿越还有多远?载人飞行、地外驻留,每一步都是挑战,其中空天往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飞速升空的“太空电梯”让人眼前一亮,但目前人类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仍是运载火箭。太空“专车”能否随时“发车”,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很关键,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也是多国以及商业航天追逐的前沿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