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博物馆馆长伊哈卜以良渚玉钺为例介绍:“它的造型像斧头,在约旦的悠久历史中也能找到类似工具,用来狩猎、挖掘,不同国家间的文明有许多相似之处。我还看到古老的中国人民如何做出伟大创新,应对大自然的多样挑战。良渚的水利工程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先民,在数千多年前的中东同样创造了集水系统,设法在沙漠搜集水。”
赵强介绍,经考证,书中著录的130余件古甓制作年代涉及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以东汉和两晋古甓居多。从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至1948年,古甓计有113个明确纪年、62种年号,时间跨度约1900年。“每块纪年古甓都联系着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面对它们时难免会有种‘穿越’之感。”
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涂林瑢表示,《见福——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一书的出版发行,以生动的笔触和鲜活的案例,展现了全省人民守护绿水青山、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为三明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千年古蜀道犹如一部固体的史书,内含着鲜活的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动人心魄的情节,它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剧。电视剧《三国演义》实现了我的愿望,明月峡的古栈道满足了我追求历史真实创作的愉悦。”电视剧《三国演义》导演张绍林感言,三十年后重游明月峡古栈道,无论旅游基础建设,还是自然生态,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王杰1989年出生于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据父亲王清海回忆,儿子从小就是“学霸”,假期既要帮着干农活,又能专注学习。2003年,神舟五号返回舱着陆当天,距离着陆点400公里之外的王杰通过电视直播,第一次接触到“航天员”这个神圣的职业,自此将飞天梦想深埋心底。
走访参观姚庄镇村庄、社区后,萨尔瓦多出口与投资促进局人力与法律行政经理瓦尔(Valle)感触颇深。他受访称,本次嘉善之旅他学习到了很多乡村建设、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可以应用于萨尔瓦多的国家整体建设和提升。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发现传教非常困难,深受孔子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根本不信什么上帝。利玛窦转而学习儒家经典,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在欧洲出版,并撰写《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向西方介绍中国思想文化,在欧洲思想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利玛窦影响,更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将“四书”“五经”及诗歌等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西方,同时著书介绍中国政治、哲学、思想、宗教、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