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分享了中国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路线。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同志解读了《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回顾中了国二十年的治理历程与成就。在嘉宾对话环节,《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主席皮特·道森、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挪威环境部高级政策顾问斯韦勒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分别从全球《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政策、产业协同,多元共治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区域协同和科技进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多个维度,探讨全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创新路径。
与外籍青年帕斯卡结对的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宣传干事顾佳雨说:“在诸暨的蹲点中,我与帕斯卡进行深度交流后发现:中西治理思维恰似中医与西医的思维碰撞,一个追求‘系统调理防未病’,一个擅长‘精准干预治已病’。这种差异映射出两种文明对‘秩序’与‘矛盾’的不同解法。正如帕斯卡看到村民用'三上三下'议事机制化解土地纠纷时发出的感叹——中国把'和文化'变成了制度工具,这样的治理方式值得世界学习。这足以证明,中国基层治理的智慧,并不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是把千年文化变成活的治理工具,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可以自动跟随、语音交互,还能适配农田里各种复杂场景和地形,在这个智能小车搭子的配合下,不太熟悉农活儿的记者,也变成了采摘能手。
李高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指引,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新污染物治理为抓手,从共享治理经验、共促技术革新和共建规则体系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学品与废物环境治理。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创无POPs的美好未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安德森高度评价中国对《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履约贡献。帕耶指出,中国的POPs治理不仅为全球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漫步枫源村,一处公告栏里的数据吸引了中外青年——无死亡交通事故2269天,无伤人交通事故1965天。“这是怎么做到的?不可思议!”浙江台州路桥外国语小学教师帕斯卡(Jehoshua A.P. Pascal)提出疑问。
据了解,该航班每周执行5个往返航班,班期为每周一、二、三、五、日。去程航班号DR5037,计划北京时间17时25分从芒市国际机场起飞,当地时间17时抵达曼德勒国际机场,飞行时长为1小时5分钟;返程航班号DR5038,计划当地时间18时从曼德勒国际机场起飞,北京时间20时40分抵达芒市国际机场,飞行时长为1小时10分钟(中国与缅甸的时差为1小时30分钟)。
武汉5月2日电 (王梦媛)“公交班次变多,我们不用担心玩得太晚没车回酒店。”5月1日晚上9时,来自湖南的李女士在武汉东湖绿道公交站欣慰地说道。据了解,为应对“五一”假期客流高峰,东湖周边公交线路加密公交班次,延长末班车时间,这正是湖北“五一”文旅惠民行动的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