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层面,在钟晓敏看来,对不同的民营企业要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对一般的中小微企业要实施普惠性的优惠政策,出发点是扶弱,保就业、保收入、保稳定。对大型民企、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更多地给予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要让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起带头作用,以创新引领发展。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并伴随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在主旨演讲阶段,浙江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应云进首先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定义。
肖君拥,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权教育培训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宪法学研究会理事。著有《人民主权论》《国际人权法讲义》《人权的道德维度》等。主讲《国际人权法》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曾数次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大会和边会发言,多次赴美国、欧洲等地参加国际人权对话交流。
本次活动期间,技工院校代表们挥锹铲土、围堰浇灌,栽种凤凰木、木棉等树种共80棵。活动主办方介绍,以多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树苗寄托对未来技能人才的美好祝愿。
丽水4月20日电(周健 吴梦飞 吴采芬)“有了荒野茶地方标准,我家每一棵荒野茶树都有了唯一‘电子身份证’!”近日,在浙江丽水庆元县安南乡吾际下村“野樱谷”荒野茶基地,来自上海、厦门等地的客商查看荒野茶全流程溯源系统后,和茶农姚光平以每公斤白茶3600元到25000元的价格,签下了2026年度300多公斤的预售订单。
“以前浇水凭经验,现在靠数据。葡萄高效节水项目让我家省了不少钱。”艾海提算了笔账:家里5亩葡萄地,以前大水漫灌一年要花1600多元水费,2024年实施高效节水改造后,一年节省水费500多元,精打细算用水加上科学管护,鲜食葡萄品质也提升了不少。
“过去谁都能叫‘荒野茶’,行业价格波动大,加工水平参差不齐。”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总站站长叶建军直言,荒野茶长期面临标准缺失、品质参差、品牌薄弱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丽水全市现有荒野茶约5万亩,分布在庆元、龙泉居多,已开发2.34万亩,年产量63.13吨,产值1.75亿元,涉及万余名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