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赛事报名数据彰显长三角“骑行经济圈”的强劲活力:浙江选手以地缘优势占据半壁江山(52.8%),上海、江苏选手分别占比36.7%、6.9%,构成绝对主力。
16岁的约诗卡·古纳拉特纳讲中文时,音调清晰、节奏准确。她说,自己因《陈情令》等中国电视剧而爱上中文,至今已看过不下百部中国电视剧,随着记住的台词越来越多,口语水平也不断提高。
现场,第二批“双向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00个发布。其中,“成果找市场”项目榜单发布50项成果,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高端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10条重点产业领域。“企业找技术”项目榜单发布50项关键技术,涉及医药健康、新型显示、软件及信息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11条重点产业领域。
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罗璇介绍,此次活动仅香港理工大学就带来50多个项目,期望能够借此机会对接浙江市场、内地市场,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这种交流让浙港澳三地取长补短,港澳青年可以更加了解内地科技创新发展前景,浙江企业也能融入更多国际元素,借助港澳‘拼船出海’。”
他注意到,如今以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增材制造、生物合成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已经进入成长期,但也不免面临着“创新死亡谷”的威胁。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坚持创新引领,增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造力;强化品牌建设,创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回望过去,浙江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经验和模式,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并伴随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在主旨演讲阶段,浙江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应云进首先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