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引入了BIM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精准模拟与实时监控。”水电四局施工负责人甘贺德介绍,BIM技术就像给隧道造了一个“数字双胞胎”,从设计、施工到运维,所有信息都装在这个模型里,把施工步骤做成“4D动画”,让整个施工从“盲人摸象”变成“全局掌控”。
劳动者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在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们废寝忘食,日夜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投身芯片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们探索航天领域,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他们深耕生物医疗,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在工厂车间,技术工人精益求精,以高超的技艺打磨每一个零部件,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从“蛟龙”探海到“复兴号”飞驰,从5G技术的广泛应用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以创新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描绘出壮丽的篇章。
“中央美术学院赋予了我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充盈的艺术养分,让我在青年时代就找到了绘画领域的探索方向,尤其是水墨人物画,为我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任建国回忆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流传至今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不仅阐明了教育的目的,还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要求,更为后世所效仿,其中相关内容也成为如今不少大学的校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侯家营子农场,记者看到,为了提升玉米单产,农技人员将配肥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快速检测出氮、磷、钾、PH值等5项土壤数据后,可以“一键生成”个性化配比的肥料,而像这样的一间小屋配肥产能每年达8000余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近几年中国一直在积极推进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而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以往更多是满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商品需求,但对服务类的、文化类的、精神类的需求可以有更高层次的供给。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方面,可以不断扩大对高品质的服务、对高品质供给的增长,这样也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雅江的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位居甘孜州第一。雅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宋霞表示,该县将协同推进锂矿等战略性资源开发,力争“十五五”期间原矿处理量达1000万吨以上,加快融入四川省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