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举行的亲子跑活动,参赛服以“京韵飞拱”命名,设计将传统斗拱结构融入“北京”二字,展现古都底蕴与时代活力。斗拱象征千年建筑智慧,呼应北京中轴线“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其层叠结构暗含马拉松步步积累的坚韧精神。中轴线代表的城市脊梁,与马拉松赛道形成时空对话,寓意古都文脉与运动激情在奔跑中共振新生,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北京马拉松文化特色。(完)
村民们会自发在田间地头、院坝组织“村D”(乡村迪斯科)和“村K”(乡村卡拉OK)。而时任六枝特区文旅局局长的王琼芳会为组织者配备一个装有本地民谣的U盘、一台带屏幕的移动音响和两个麦克风。
活动中,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合拍的纪录片《发展之路》正式开播,该片以生动的影像记录了中越建交75年来友好交往的故事。广西国际传播中心、五洲传播中心联合越南主流媒体共同启动“同志加兄弟携手向未来”——中越媒体互访活动,两国媒体代表将深入中国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以及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等地开展互访交流和行进式采访,通过生动真实的报道,帮助世界了解中越友好合作最新成果。
2025年北京半程马拉松完赛奖牌诠释了赛事主题“一城春色半程诗”。奖牌正面展示的是长跑节logo中的跑者,同时还采用流动的线条勾勒出了跑道的轨迹,轨道上点缀着北京的市花月季,错落有致地分布,形成一条繁花似锦的奔跑之路。奖牌背面中心区域雕刻着天安门到鸟巢的“非凡赛道”,上方是雄伟的长城,同时四周环绕着绽放的繁花与舒展的新枝,交织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振翅高飞的北京雨燕,是速度和耐力的象征,也寓意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马拉松理念。
居住在龙华社区的画家岑新国绘制的长达30米的丹青长卷《龙华风物图》在龙华塔影空间内同步展出。此画全景式呈现20世纪90年代龙华庙会的盛况。
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张云介绍,比赛自3月18日开放报名以来,吸引大量跑步爱好者。预报名人数达到169879人,跑者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京内报名人数占比43.4%,京外报名人数占56.6%。比赛将于4月20日7时30分鸣枪起跑,关门时间为10时40分。赛事共组织了205名裁判员、3300余名志愿者、3100余名安保人员及150余名环卫工人,全程全力保障赛事服务。
灵山县英榜茶厂负责人滕灵珊说,借助此次对接会,结识了来自福建、江西等不同地区的茶商,互相在销售和品牌文化打造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