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上半场由“奈热”乐队倾情演绎。他们边唱边奏,接连献上《牧马人之歌》《走马》《哈特日亚》《万马奔腾》《十二生肖》《第一场雪》《酒歌》《春天》等九首经典蒙古族民歌。乐队巧妙融合呼麦与长调等独特唱法,搭配马头琴、陶布秀尔等传统乐器,营造出空旷悠远、古朴自然的音乐氛围,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赋予传统音乐新的生命力。
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使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出席活动并致辞,巴巴多斯等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馆代表出席活动。
现场展演了来自广东各地区的特色非遗技艺,如佛山舞狮、肇庆广府金绣、广州剪纸等,将“老字号+非遗”完美融合,向全球客商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自阳光斑驳的珊瑚礁出发,历经马尾藻林、海山、冷泉区、热液区直至海沟深处的层层推进,观众们化身“虚拟深潜员”,在视觉震撼中直面白化珊瑚、人类垃圾等生态危机。影片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生态问卷——让观众在惊叹与叹息之间,重新思考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关系。
融水民高高三学生巫世勋趁课间休息专门到“翼启读”阅读空间“充电”。高一学生骆心宜拿到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刘丽葵老师推荐的《云边有个小卖部》,暖心地读到:“生活就像云边镇,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爱好文学的杨海鲜、喜欢编程的骆照运在新的阅读空间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目。
一是坚守多边主义。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法律遵循。要秉持法治精神,重信守诺,锚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回溯历史,书院承载了文化传播、学术研究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教化等功能。它有别于官学,面向平民办学,为平民子弟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范围。书院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传播思想文化。宋代理学、明代心学、清代考据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书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