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新增土地稀少,如何在存量空间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提升存量空间里居民的生活品质?如何做到既守护好古城风貌,又织补上现代功能,让广大居民更好地共享发展红利?这些都是渝中区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路的必答题,考验着城市治理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
打造114个垂直风井解决消防通风问题、引入北斗卫星信号解决隧道内定位难题……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重庆渝中停车服务有限公司地下环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陈浩昆说,地下环道投用后分流了地面30%的车流量,释放了地面道路空间,缓解了交通压力,极大提升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
“交通不仅让游客‘进得来’,更让山货‘出得去’。”浙江交通集团龙丽收费中心所负责人介绍,依托便捷路网,遂昌高山茶叶、土蜂蜜、竹笋等农特产品通过物流网络销往全国,带动农户增收超1400万元,形成了“交通+旅游+消费”产业链闭环。
居民唱主角。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渝中区创新居民参与机制,引导房屋产权人以直接出资、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合理分担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建设成本,改变政府“大包大揽”“无限兜底”的常规做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资金筹措模式。
自5月6日以来,中欧双方在各个层面都进入了高频互动时间。6日当天,在北京举行了庆祝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招待会,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并致辞; 7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和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在斯特拉斯堡共同举办招待会,隆重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9日,“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在上海举行,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米歇尔发表主旨演讲; 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比利时皇家海外科学院、比利时根特大学、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与欧盟关系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布鲁塞尔举行;14日,欧盟驻华代表团主办的“欧中关系50年:促进平衡、坚守承诺、承担责任”论坛在北京举行。
佛山5月16日电 (记者 郭军)“亚洲飞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16日首次踏足广东佛山校园,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近千名同学们面对面,开展了一场以“逐光·接棒”为主题的体育交流活动。
福州5月16日电 (彭莉芳)“中国菌草技术已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深深扎根并得到广泛认可。”于16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二十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副行政长官彼特·盖瑞分享了该国28年来推广菌草技术的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柳州市灵活就业人员总量逐年增长,“打零工”的就业需求日益增多。柳州市人社部门将零工市场建设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全力打造“1+10+N”三级零工市场网络体系,即1个市级枢纽、10个县区节点、N个基层驿站,全面规范零工市场秩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线下+线上”零工市场服务平台,为零工经济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