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持续提升,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协调等发挥了关键作用。初步统计,2024年中部五省41家国家高新区以全国23%的数量贡献了全部国家高新区33.6%的园区生产总值,企业工业增加值1.81万亿元,同比增长7.77%,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47%。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0亿元,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为推动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期还将举办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广东荔枝“12221”市场营销启动、国内大型农批市场采购生鲜专场、全国食品经销商大会等20多场特色主题活动。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也同步开展,深度展示广东省农食产业发展成果,共同服务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完)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范艳香使用的AI工具是义乌市场的“本土智造”。2023年,义乌发布了中国首个商贸领域大语言模型以及三款AI应用。其中,视频翻译功能可将用户录制的视频素材转换成36种语言的带货视频。随后,当地打造的数贸服务平台Chinagoods在AI智创服务平台陆续推出10余款应用。
李红介绍,过去,商户设计新品通常依赖设计师出图、采购商提供样品及需求等,生产出成品后还要忐忑接受市场检验,再决定是否批量生产,产品上线周期较长。如今,AI工具不仅能帮忙商户出产品设计图,还可以整合各类数据、评估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为商户节约更多时间、觅得更多商机。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上海4月18日电 (记者 缪璐)2025浦发银行上海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2025上海半马”)新闻发布会18日晚间在浦东美术馆举行。这场正在冲击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的半马赛事,将创造多个“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