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的“博物馆科技融合圆桌对话”为本次科技月的核心亮点。届时,来自科技企业、博物馆、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嘉宾将齐聚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展开深入交流;第四周将举办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路演,围绕博物馆科技成果转化,邀请文博科技企业进行技术推介路演、展示,推进项目合作与签约。
会议强调,科技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落实落细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各项政策举措,不断突破金融体系原有的框架模式、发展路径和管理体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15日在北京举行的“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卓越级孵化器。
深圳5月15日电 (记者 索有为)以“渔粤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下称“深圳渔博会”)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阿根廷、摩洛哥等20个国家及地区的优质展商携超1.2万款高端水产品亮相深圳渔博会,涵盖远洋捕捞、智慧养殖、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领域。
当晚开幕演出楚剧《大别山人》,是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保留剧目之一,该剧取材于革命老区湖北红安真实故事,由楚剧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詹春尧领衔。《大别山人》曾多次在全国巡演,先后赴广东佛山、广西柳州、湖南长沙等地演出,引起热烈反响。
“90后”青年创业者马星的故事,便与这条路紧密相连。“以前进村的路,是一条颠簸、泥泞的沙土路,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看姥姥,路总是很难走。满怀创业热情的我,曾经尝试在村里做些产业,但是因为道路不畅,客源稀少,我的创业梦也受到阻隔。”马星回忆道。
爱国侨领王源兴、方君壮、李祝朝、刘家祺等众多杰出归侨代表人物和粤剧红派艺术大师红线女、著名散文家秦牧、中国第一代留洋油画家余本、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佘峻南等知名人士曾在此居住或为华侨新村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