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更要赋予其时代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冬宁提出非遗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生态化、数字化、情感化,并强调“善用文化工具,营造文化场景,催生文化生态”。
从木椅子变身“金”椅子,祯埠镇休闲椅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时期。目前,小河坑产业园依托数字化改造与行业深耕,正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园区还带动了周边11个村集体年增收200余万元,带动超过1200名农民灵活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
《月映武夷》总导演肖向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剧场以“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为设计原点,打造超宽画幅智能水舞台,舞台区域约2500平方米,由全水沉浸升降机械舞台构成。整个舞台水量将近10000立方米,能在1秒之内实现水舞台与干舞台的无缝切换。
从打破语言边界的《英文方块字书法:今天用什么做艺术》到解构东方寓言的《猴子捞月》,从用社会现场重构文本考古学的《背后的故事:题跋研究》到借监控影像重构现实的《蜻蜓之眼》电影……作者注意到,本次展览呈现徐冰近50年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
湛江作为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国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运输距离最短的地区之一,因此,30万吨级码头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该码头的投入使用,不仅为企业降低了原料进出港的物流成本,更通过临港优势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为宝钢在国内外钢铁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推动粤西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加拿大采购商 詹姆斯:我对今天看到的产品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我们与这家公司之间可能建立起良好且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我们在展厅看到了其他展品的创意,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中,期待未来能携手合作。
祯埠镇有着30余年的休闲椅产业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木折椅到竹木躺椅再到特斯林休闲椅的发展历程。产业最高峰时,有休闲椅相关企业100多家,年产休闲椅500余万张,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椅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