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勉励大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建议,发展中医药产业要以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相结合,重点运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带动发展,同时还要做好中药和民族药融合创新、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等工作。
黄龙带水库周边村落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与杨梅结下不解之缘。联群村、胜塘村、梅树村、联平村四个村庄的千亩杨梅林,得益于水源保护区的优质生态环境,孕育出红梅、黑珍珠和东魁等优质品种,其独特的酸甜风味让“黄龙带杨梅”成为当地一张靓丽名片。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当地在保持近2000亩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杨梅品质和产量,年产量稳定在20万斤左右,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在王小梅看来,乡村振兴除了修路盖房,还需要重建文化自信。“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大量传统手工艺品流失,年轻一代逐渐遗忘祖辈技艺,博物馆通过系统收藏和研究藏品背后的故事,将散落的民族文化重新‘种’回乡土。”
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剧本杀《山海社的试炼》,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击鼓说唱俑”搬上舞台,苏州湾博物馆打造“博物馆之夜”……一些博物馆还将市集、非遗展示、主题邮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融入其中,掀起“博物馆里过节”的新风尚。
近年来,博物馆吸引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学者、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对此,博物馆搭建了青年公寓和特色民宿,为参观者提供住宿服务。不少外国友人还把收藏的贵州物件赠予博物馆,2024年一件苗族挑花绣品就跨越太平洋回归故土。
他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用时间信息来描述的。在当今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时空数据获取、处理、信息提取与知识挖掘需要走向智能。因此,时空智能学应运而生,由工业化时代的测绘遥感学到信息化时代的空间信息学,再发展到智能化时代的时空智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