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伤骨科为例,术后患者行动受限,照护难度大、风险高。过去不少患者术后翻身或下床靠家属协助,家属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一旦操作不当,容易出现钢板移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马来西亚是东盟成立后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也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之一,还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故而,才有了这种“未之见而亲焉”与“久而不忘焉”的相投相契、同心不离。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常来常往、亲如一家。两国关系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半个世纪,正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在可持续、绿色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欧美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和升级需求日益迫切,这将为电网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大规模的投资机遇。”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在会上说。
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中国人民崇尚“以和为贵”“讲信修睦”,但“和”绝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信”更不是对背信弃义的纵容。中方始终认为,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双方重申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对受武装冲突、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影响的平民和灾民极为重要,强调各方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呼吁国际社会秉持人道、中立、公正、独立的原则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确保受影响人员的生存权利和基本需求得到必要保障,反对以国际援助为名干涉他国内政或损害地区稳定,反对将国际援助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为缓解全球范围内的人道主义危机贡献力量。
双方强调,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系列全球倡议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各国人民命运与共,任何一国都不应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追求自身安全。双方呼吁各国坚持全球和地区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最大程度消弭国家间的潜在冲突,呼吁通过协作保障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双方将就全球安全倡议开展合作,中方重视俄方提出的“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愿同俄方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铸就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和守望相助之情,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稳定全方位向前发展,树立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表率,并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邻国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