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广东在吸纳优质外资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结合日益紧密,吸纳全球优秀人才,正是“强链”“补链”的关键一招。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工作人员 廖靖琳:这里有一段区域必须是从岛内往岛外发展,所以我们在选择线位的时候,考虑到原来的鹰厦铁路和厦门的老海堤这一段,如果能够把海堤通过改造,结合地铁线路,能降低工程风险、节约工程投资,能够有效让海堤的这个历史产物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新生。
与此同时,外资的投资强度和深度更能说明外资对广东的“投资态度”:不只单个外资项目继续投资强度大,外资加码领域也由单纯的生产制造悄然向高端制造+研发领域迈进。早在23年前就落户广东的西门子医疗,如今已经是德国以外该公司最大的研发制造基地,今年该公司在深圳继续落子,瞄准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建设新基地;而位于广州的外企百济神州,也选择在广东持续加码创新药研发投入。
活动由比利时专长材料和设备测试的半导体公司Incize主办,多家中国企业派代表参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中欧在射频技术领域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谢夫乔维奇当天表示,欧盟的立场是考虑所有可用的选项。欧盟已准备好讨论零关税措施,该零关税不仅适用于汽车,也适用于其他工业产品。与此同时,增值税是欧盟成员国的重要收入来源,欧盟不会改变增值税制度。谢夫乔维奇还表示,欧盟愿意谈判,但解决方案必须对双方都有利。尽管欧盟做出了努力,但尚未看到能够达成欧美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的接触。谢夫乔维奇还强调,采取反制关税措施的时机刻不容缓。
中欧双方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分析认为,于欧洲而言,中国对欧出口和投资加快了其绿色化和数字化双转型;于中国而言,欧洲是重要贸易投资合作伙伴,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亦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当贸易保护主义和“制造业回流”的声音甚嚣尘上,广东依然以开放为舟、以创新为帆,在全球化浪潮中稳舵前行,不仅为外资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更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沧海横流间,唯同舟共济,在风高浪急中共同奋楫不息,才能在新的浪潮来时应对变局,谋划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