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回顾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气候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过去一年来,学校系统梳理了近40个创新案例,创新性发布全球首个《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老年教育版与校企合作版,有效激活了老年群体的生态智慧,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据活动方介绍,第二场推广活动将于5月9日举行,整体推广周期将持续至5月19日,期间还将安排更多文化讲座、茶艺展示和中韩交流座谈。(完)
《气候变化教育指导纲要(代际学习版)》(下称:纲要)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全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联盟正式发布。该纲要创新性地提出以祖辈与孙辈为主体,通过代际交互、代际协同、代际辐射三大路径,系统构建包含气候认知、气候技能、气候行动和气候伦理四大模块的教育体系。纲要特别强调要发挥老年群体的传统生态智慧和青少年的创新实践能力优势,在互学共融、在地行动、情感联结和健康永续四大原则指导下,推动气候变化教育融入家庭、学校和社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致闭幕辞时表示,此次论坛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多元价值的认知,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对话、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包容性、可持续性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智慧源泉,将推动各国在诸多创新议题上达成更广泛共识。
“创新没有奇迹,只有生态。创新生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周国辉看来,“杭州六小龙”和其他科技企业的实践都证明,深耕产业,需要“十年磨一剑”。在坚持正确的科技和产业方向和路径的前提下,专注和长期主义会是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也是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所在。(完)
活动现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与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吸引海内外企业落户香港、跨境企业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创新科技发展。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