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月20日电(林波)今年以来,杭州“六小龙”火热出圈,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吸引了全球目光。这一现象,正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沃野千里的红河沿岸,在工地繁忙的马来半岛,在游人如织的湄公河畔,极目远望,大开放、大合作、大交流热潮涌动。越南的辣椒、马来西亚的椰子拿到了走上中国百姓餐桌的“入场券”,中国的商用飞机、5G技术获得了东南亚市场的新订单,中越、中柬青年更频繁地双向奔赴,中马两国高校已着手建设联合实验室……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莫尼列太后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此次来访,西哈莫尼国王将习近平主席请进金边王宫金銮殿,向“伟大的朋友”颁授“柬埔寨王国民族独立大项链级勋章”。红色丝绒布上,金色勋章熠熠生辉,承载着柬埔寨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据《202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简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浙江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同比增长5.41%,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民营经济优势愈发凸显。
“很重要的一点是浙江省的营商环境优越,政府能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排忧解难,给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丽生如是说。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