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做很多事情就是你选择了A,就没有办法选择B,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很公平,只有24个小时,所以前些年比较多的时间都在录综艺,就没有时间去做演唱会。”
在广式生活的城市印记中,少不了榕树的身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何有贵分享多种榕树符号,认为“榕树记忆”是一代代广府人割不断抹不掉的乡愁,呼吁深度挖掘城市印记、留住乡愁。何有贵强调,榕树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命题,更承载了几代人的城市印记,是守护城市文脉的关键。
据永安市华昌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华端介绍,公司采用竹条选色机替代人工操作,原本需要4名工人完成的选色工序,一台选色机就能轻松完成。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敲响编钟,声波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在纸上呈现;探究编钟上的铭文,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通过数字互动屏,了解编钟的历史文化小故事。这个以编钟为主题的“智慧阅读体验区”,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
西安5月16日电(记者 阿琳娜)2025年数字艺术赋能文旅艺术行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开幕式16日在西安美院举行,此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学术研讨、实践训练与就业服务的有机结合,为高校、企业与毕业生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桥梁。
向立体要效率,让每一米落差都产生价值。渝中区摒弃大拆大建、拆旧建新的粗放模式,注重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建造特点呈现的融合性,通过垂直维度的空间重构,让闲置的城市资源转化为集约高效、活力充盈的城市资产,实现了空间增值、功能迭代、治理创新。
“路通了,灯亮了,出门有电梯,回家不再是坡坡坎坎,日子比以前安逸太多!”说起现在的生活,85岁的渝中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红星亭坡小区居民黄朝学满面笑容。她告诉记者,红星亭坡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地势落差大、台阶多,住户以老年人居多,过去出行爬坡过坎,生活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