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过程中,渝中区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实践,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形成了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展开调研采访。
“苏峪口西夏官窑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系统阐述了该项目的三大核心创新。他认为,该项目通过地层叠压关系与类型学分析,首次建立西夏窑址科学分期标准。综合运用科技检测手段,构建了首个西夏瓷科技检测数据库。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遗址中发现的“火房”遗迹,作为中国最早的瓷器干燥专用建筑,将陶瓷干燥工艺的实物证据提前数百年,成功架起文献记载与考古实证的桥梁。
伦敦5月16日电 (欧阳开宇 卞雨晨)2025年中英企业家论坛近日在伦敦举行,此次论坛由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与中国日报欧洲分社联合主办。来自中英两国政界、商界、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近200位代表出席。
参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体验了西安美院创艺市集、尖峰训练营和就业体验周等系列活动,深入了解西安美院创新创业工作特色,交流行业前沿动态与企业用人需求。(完)
“在乡村文旅的开发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大岭村文化旅游运营机构古岭文旅负责人简志华谈道。深耕大岭村十多年来,简志华被称为大岭村的“第十个生产队”,和村民做邻居、做朋友,也帮助村民掌握非遗技艺,鼓励村民担任导览员、文艺演员等,动员村民参与古村的文旅开发和赋能。
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在致辞中表示,昆山构建起一条集生豆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咖啡产业链,积极推动“咖啡+昆曲”“咖啡+文创”等各类元素跨界融合,咖啡文化已深深嵌入城市的空间肌理,成为昆山最鲜亮的城市名片。
作为“浓缩版的重庆”,渝中区有不少独特的城市标签:它是重庆“母城”,承载了重庆3000年的建城史,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它是“山城”,城区依山而建,山在城中、城在山上;它是“江城”,长江与嘉陵江在此交汇,两江环抱、三面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