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克礼,天津城建大学古琴弦歌基地主任、教授。著有《中国琴歌发展史》《元散曲艺术特征研究》《中国文学六种》《东皋琴谱校译》《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等。擅长诗词吟唱与弦歌,及古琴与弦歌的打谱与创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吟诵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燕山国学馆馆长。
仪式现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天津市昆明路小学等10所中小学进行了授牌和授旗仪式,标志着这一创新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西安4月26日电 (记者 阿琳娜)从雏形初具、项目点缀的产业新城到功能完备、产业集聚的现代空港,7年间,一项项自贸改革创新举措从空港走向全国,一家家科创企业立足空港加速技术出海,一群群青年人才扎根空港创新创业实现理想梦想。
“我们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研发生产能力,集研发、加工、组装于一体,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品控,缩短交付周期的同时,确保每一处细节符合国际标准。”梁峰华说。
对于青年人才,高校需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细分领域(算法、数据科学)设置专业化模块,强化核心知识(数学、算法)与前沿技术(大模型、多模态AI)结合;对于中年人才,高校应为中年教师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产业合作机会,鼓励中年人才担任团队负责人或导师,结合科研项目实现知识传递;对于老年人才,高校可以聘请退休专家作为顾问或客座教授,参与课程设计、战略规划等。依托老年人才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七年蝶变,空港新城诠释了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产业进阶需要“硬科技”,更需要“软环境”与“暖生态”。当“四位一体”的交通动脉激活“历史古都”的文化基因,当“临空科创”的产业雄心遇见“诚信法治”的服务精神,这片土地正从连接全球的“空中门户”,跃升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推动“三北”工程省区协同发力,内蒙古、陕西、甘肃等13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启动“助力‘三北’省区联动众筹活动”,首期募集资金500万元,专项支持青少年植绿护绿行动。这一机制创新标志着“三北”工程青春战线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联动”,为攻坚战注入社会化、项目化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