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期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布“防灾减灾:全民行动 共护安全”2025全国防灾减灾日倡议书,倡议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携手共护安全家园,做防灾减灾理念的积极传播者、防灾减灾体系的专业推动者、防灾减灾行动的坚定践行者。
活动在杜鹃花丛中设置互动打卡点,游客穿着汉服徜徉杜鹃花海,由专业摄影师留下最美身影。花海音乐会同步上演,音乐家们以杜鹃为背景,用音符讲述着“春的故事”。
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张志明在分享“飞羽之下花样京华”北京发展观鸟经济的实践经验时介绍,北京市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创新执法协同机制及京津冀生态保护联动,推动观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们已建成47处自然保护地,并推出‘十佳生态观鸟线路’和‘北京观鸟地图’。”
“当年李娜一度手握13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代言,而郑钦文在奥运夺冠之前已有10个代言品牌。”纪宁认为,网球目前在中国的热度已今非昔比,李娜时代已奠定的中国网球经济的热度,在郑钦文夺冠后会被逐渐引爆。纪宁还表示,网球作为全球顶级的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项目,正逐步释放巨大的产业经济空间。
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有力对冲了保护主义逆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双方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广受好评,两国革命者并肩战斗的故事感动了大批观众。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此外,人工智能领域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研究应对此类风险的数字技术。例如,现在AI合成的视频与录音有时让人难辨真假,我们需要研究甄别此类AI生成视频的技术,就好像我们早些年可以甄别经过PS处理的照片一样,未来也应研究相应技术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欺诈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被吸引到沙特,把握沙特的发展机遇,推动了沙特的发展。”沙中商务理事会理事乌萨马·科坎迪表示,中国以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技术闻名世界,在人工智能方面也遥遥领先。制造业在沙特“2030愿景”中也是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现在密切关注,非常期待与中国在能源、制造业、矿产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