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胡世隆表示,他希望通过中国风筝节的“小切口”,持续在捷克办好中国文化节系列活动,为中外民间文化交流搭建一座“空中桥梁”。(完)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校长伊琳娜·克拉耶娃强调语言互鉴的价值。她表示,此次活动适逢“中俄文化年”,该校将与中国高校携手培养俄语教学专业人才,助力两国语言文化领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指出,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教育合作成为重要支柱。他呼吁更多俄罗斯青年赴华学习,“成为友谊桥梁、文明使者与合作践行者”。
“100青年艺术季暨2025青年艺术100年度展”作为艺术创作的“呈现时刻”,从强调作品转至对艺术家主体的关注,例如情感、故事、在地性、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等。主办方希望调动观者的想象,穿透艺术作品、画面、图像与文字,用直觉触摸那些可感知的存在。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29日。(完)
当安江的稻浪、洪江的商幡、黔阳的诗意在沅江畔交织,怀化“旅游金三角”正用一粒种子孕育希望,一座商城激活经济,一句诗词唤醒乡愁,照亮一条区域联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富路。(完)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以视频形式致辞表示,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尊重文明多样性。本次论坛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演练过程中,航空救援手段、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医疗救援设备、融合通信系统等集中亮相。并调派了2架直升机、1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组织“孤岛”索降、直升机转运“伤员”等演练,探索高山峡谷应急救援新手段,提升航空救援力量在复杂极端环境下的应急处置与协同作战能力。同时,还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侦查、三维建模等多类技术,形成灾前灾后对比解译分析,辅助现场指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