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在多个老旧及郊野公园,游憩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多场景的打造焕新公园活力。例如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白浮泉公园等,实现了空间功能从单一游憩向沉浸式消费的转变。数据显示,北京44家重点监测郊野公园5天游客量达44.4万人次,同比增长5.63%。(完)
徐汇滨江这段11.4公里水岸线,这里曾经是一条封闭的工业岸线,集聚了各类工业厂房。这片区域以前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徐汇滨江的开发,并不是单纯的大拆大建,而是尽量对昔日的工业遗存进行更新改造和活化利用,让它们成为“日用品”融入人们生活。
进口展企业收获颇丰。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加进口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占67%。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和优质家居消费类产品,吸引境内外采购商关注。俄罗斯、泰国、土耳其等展团企业表示收获颇丰,已与多家境内采购商达成意向合作,产品有望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五一假期期间,大量港澳居民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消费、探亲访友,感受内地节日氛围。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5月4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首次超2.7万辆次,其中小客车达2.6万辆次,“港车北上”数量超过1.5万辆次,三项数据均突破口岸最高历史纪录。
自2010年东盟—中国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持续升级迭代。2015年,双方达成升级协议,形成自贸区2.0版,协议于2019年全面实施。根据中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6.9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目前东盟已连续5年稳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1年11月中国提出开启自贸区3.0版建设后,东盟各国积极响应,双方于2022年11月启动升级谈判。经过近两年9轮正式谈判和百余场工作组会议,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双方有望在2025年签署升级协定。届时,东盟同中国的自贸合作将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大众业余赛事同样反响热烈。特别设置的球场维护实践环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职业赛事背后的精细化运营。来自烟台的仲先生将“打卡国网”作为北京行的重要一站:“七年后再回到国网,布局焕然一新,但网球氛围更浓了。在偶像纳达尔训练过的球场打球、结识志同道合的球友,是假期最特别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