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今年以来,扩内需政策持续加码,着力培育和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能。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迟福林:近几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取得一定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为核心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成型,“早期收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即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政策效应初步释放。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
肇庆4月12日电 (许青青 吴杰盛 丘敏灵)2025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简称“看中国·广东行”)启动仪式11日在肇庆学院黎雄才美术馆举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 刘方:由于财政、税收、金融等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以及包容性创新生态体系的完善,经营主体敢创新、愿创新、能创新的新态势已经形成,初创类和创新型企业活力加速释放。随着新业态新领域准入政策的实施,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供给的持续增加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集中且持续落地,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活力将持续稳步提高,新质生产力将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