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合作是中马关系的压舱石。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方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马方主要投资来源国。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的鲜食榴梿等特色产品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马方寄予厚望的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工程正加紧推进,成为两国互利合作的生动写照。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治沙区域的用水问题,还大幅降低了电费成本。据统计,沙雅县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取水系统30余套,保障治沙造林面积6.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年均节省电费300余万元。
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善杰表示,当地将鼓励和支持各级联谊组织、下属协会提供丰富的参与接口,推动该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尽展所长,携手探寻乡村之美、探求共富之路、贡献建设之力。
“我的老师曾说,艺术要接轨生活,现在我们让生活变成了艺术。”徐凤秋说。当艺术遇见乡土,农民画师徐凤秋正如她笔下的牡丹,层层晕染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绚丽画卷。(完)
从战略层面看,两国领导人这次达成的一系列共识,既立足双边,又超越双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中方指出,中马要继续携手走好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马方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都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推动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建设。这展现出双方高度政治互信以及自立自强的风骨。
“我们选择在拜城投资,是因为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的支持。”张浩燃说,“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酸枣种植项目将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雅县,风沙危害严重,造林治沙区域偏远,用电、用水成本高。为破解这一难题,沙雅县探索出了“光伏取水”的生物治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