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在致辞中指出,中柬文化走廊曾于去年在暹粒成功举办,成为2024“中柬人文交流年”的亮点。今次中柬文化走廊走进金边,为柬埔寨朋友献上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为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有益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线下活动也是亮点纷呈,其中“最美地球印记”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摄影展在40家公园游客中心及地方高校巡回展出。参展的地质公园横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地理区域,拥有丹霞、花岗岩、冰川、喀斯特、火山、石英砂岩峰林、雅丹、沙漠等多姿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跨越多个地质年代、多个气候带、多个生态生境和多民族文化体系,生动展现了我国奇美多样的地质景观和地质公园文化,立体呈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发展历程。
“橡木、熟褐、黄赭石、秋香、茴芹、木犀草、箬竹、实青......”,这并不是植物园里的百科名录,而是一款168色马克笔套装的部分热门色颜色,仅仅“棕色”就有超过15个细分色彩。
文化保护传承是全球责任。良渚遗址及由此衍生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的文化“金名片”,在赓续文脉方面,余杭在多个维度走出着创新路径。
上述报告提及,不少受访对象表示,“泰州的政策,干货很多,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但受访青年和人才也吐露了不少心声,集中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设计能不能再靠实一点”?存在重引进、轻服务现象,引进后服务机制落实不到位,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比如,在租房补贴申领上,除兴化市随生活补贴一起发放外,我市其他市(区)均要求申请人提供租房合同、办理租房备案、开具租金发票,但房东出于“怕后续被税务部门盯上”等考虑,很少愿意登记备案、提供发票,这也成了租房补贴申领的“拦路虎”。
此外,浙江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方面的应用。聚焦专利转化中“供需匹配效率低、市场化渠道不畅”堵点问题,杭州市高校专利转化精准匹配大模型在现场正式上线。
此外,义乌市还首次将人才交流活动与文旅推介相结合,定制了涵盖热门餐饮、住宿等优惠的“义乌好好逛”文旅消费盲盒,让青年人才在义乌沉浸式体验“有生意更有生活”。(完)